????2015年10月9日(農(nóng)歷2015年8月27日),南京大屠殺檔案“申遺”成功。
歷史檔案館、南京市檔案館、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所藏檔案為主體,其后又增加了中央檔案館、遼寧省檔案館、吉林省檔案館、上海市檔案館所藏檔案。
歷史線索清晰形成完整證據(jù)鏈】
歷史線索清晰、記錄真實可信,檔案資料互補互證,構成了完整的證據(jù)鏈。
歷史教科書里,公然把“侵略中國”改為“進入中國”,強烈傷害中國人民感情。應當建館立碑編史,人們的呼吁得到了南京市委、市政府的響應。建筑設計師齊康院士為建館嘔心瀝血,并免收設計費。1985年8月,在江東門集體屠殺和“萬人坑”叢葬地遺址上建造的紀念館建成,成為中國抗日戰(zhàn)爭紀念館系列中最先開放的紀念館。截至目前,紀念館共征集了169714件文物史料,成為研究南京大屠殺史的重要物證和書證。
歷史是一種記憶。人們記取歷史的目的,是為了現(xiàn)在和將來不重犯歷史的錯誤,人類能夠長期和平生存和發(fā)展?!?/p>
歷史記憶,也是屬于世界的歷史記憶,中國相關申遺舉動完全合情合理。2014年6月10日,中國外交部發(fā)言人華春瑩就在例行記者會上表示,中方將有關南京大屠殺和日軍強征慰安婦的一些珍貴歷史檔案進行申報,目的是牢記歷史,珍惜和平,捍衛(wèi)人類尊嚴。此外,除中國外,韓國也在考慮將關于“慰安婦”和日本二戰(zhàn)期間強征朝鮮半島勞工的檔案申報世界記憶遺產(chǎn)。
歷史的企圖。比如,日本曾把反映二戰(zhàn)期間日軍自殺攻擊記錄的“特攻遺書”作為申遺候選對象。再如,日本“明治工業(yè)革命遺址”今年7月入選世界文化遺產(chǎn),其中一些遺址在二戰(zhàn)期間存在強征勞工的歷史,但日本申報過程中卻有意淡化和回避,遭到韓國和中國方面的強烈反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