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61年前的今天,1958年8月13日(農(nóng)歷1958年6月28日),麻城縣驚現(xiàn)畝產(chǎn)三萬六“天下第一田”。
歷史與人們開了一個啼笑皆非、黑白顛倒的玩笑。從此,汪鳳元的人生路上厄運相伴,坎坷相隨。
事件一:1959年春望花山鄉(xiāng)有幾十人因餓肚子外出討米,被縣委發(fā)覺后,電話追問該鄉(xiāng)住點干部是誰,汪鳳元說是副社長劉耀典,縣委要公社黨委上報處理意見。
事件二:1959年春,汪鳳元走訪了各鄉(xiāng)和部分大隊,所到之處都是冷冷清清,不少人家都揭不開鍋蓋,群眾普遍餓肚子,社員喝清水粥,靠野菜、樹皮、糠粑充饑,大量出現(xiàn)浮腫病、婦女子宮下垂,有的地方還餓死了人。
事件三:1958年秋至1959年秋,群眾生活嚴重困難,有些真話實話,汪鳳元向縣委講了也沒有人聽,還招致批評并給他小鞋穿。
事件四:1959年夏糧征購會上,縣委某書記要白果公社完成65萬斤任務(wù)。汪鳳元通過摸底算賬,表示只能完成35萬斤。
歷史,警示后世,汪鳳元以一位共產(chǎn)黨人的良知,感到自己有責任進一步揭開當時的內(nèi)幕,這對于世人、特別是各級領(lǐng)導干部從中吸取深刻教訓,是極其有益的。為此目的,汪鳳元在過去的五十年中一直在進行著不屈地申訴和抗爭。
歷史資料后,積極地找有關(guān)領(lǐng)導干部,想方設(shè)法幫助汪鳳元徹底平反……
歷史資料和社會力量。2008年上半年黃岡市某退休干部出了一本書,書中以誣蔑不實之詞對汪鳳元進行人身攻擊,說汪鳳元是“三萬六”炮制者,汪鳳元看了后非常生氣,準備上法庭控告他侵犯汪鳳元的名譽權(quán)。兒女們得知后不同意這樣做,說對方雖然侵犯了你的名譽權(quán),但是他不是謠言制造者,也是聽別人謠傳的,暫不對簿公堂為好。但是有一點,為了老爸晚年心情舒暢,解開你的心結(jié),汪鳳元們兒女有責任跟你一道,尋找證據(jù),讓歷史來說話,證明你的清白。
歷史資料剛一被傳開,許多知心朋友和素昧平生的好心人都爭相傳閱,他們看后都說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歷史竟如此顛倒黑白,在那個瘋狂的年代里有多少冤案,使人不能不扼腕長嘆!看了后對你這個人的看法完全是兩回事,原來總把你當成“三萬六”炮制者,真是冤枉你了。有的還說:過去對你不了解真情,說了些傷害你的話,向你道歉。